









雙11要來了~
隨著雙11的盛行至今
電商盲跟雙11、購物節有用嗎?
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吧!
就是在於巧妙地運用「節慶行銷」
也就是促成消費者購買意願增高的方式
在不同商品類別,有其特定的慶祝節日
例如:電動刮鬍刀對應父親節
玩具可對應聖誕節交換禮物或兒童節禮物
食品在超商通路則可配合節慶行銷、產季行銷
例如說:草莓季、芒果季等
然而
如今的品牌行銷不僅需要關注實體店鋪的節慶行銷
還需關注在線上出現的「數位節慶數字造節」
整年的時間表
品牌可能需要參與多個節慶行銷活動
包括元旦、農曆新年、情人節、婦女節、兒童節、母親節、618年中慶、七夕情人節、父親節、週年慶、雙11、雙12等,真的是累死品牌從業人員啦~~
「長期做促銷活動」
可能會導致消費者麻痺
某電商平台即使是沒有國定假日
也會有「數字節慶」
例如:1月1日、2月2日
做促銷折扣或降低免運門檻
導致平常想買的就不買了
放購物車等到免運才消費
「大檔促銷」消費者會疲乏
當消費者長時間處於不斷促銷的環境中容易感到疲乏
若擔心電商購物大節的活動成效出不來
( 雙11、618大檔期 )
控制促銷的節奏
平時做促銷活動的頻率不要太高
以免在大檔期時做活動顯得沒有價值
僅鎖定重要時刻
例如:父/母親節、情人節、過年、聖誕節等
電商擔心下殺太低消費者平時不會購入
不敢殺太低價
但若不跟這些節慶,又怕業績下滑!
所以!
除了跟著數位節慶購物節做活動以外
建立良好的回購和會員經營,才是解決之道
花時間了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偏好
往後在品牌官方的活動還是節慶行銷
都能省下大量的行銷活動成本
-建議雙11活動方式-
可以將活動時間拉長
折扣不要下得那麼猛烈
提供一些誘因,不一定要打價格戰
抓住顧客注意力,許多商家會安排「每日限定」活動
也許是買就送,讓消費者用同樣金額卻可以買到更多
設計活動時,多給、多送讓消費者覺得有買到賺到的感受
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意的「気持ち ( 心情 ) 」
買開心最重要唷~
享受創意祝大家雙11可以順順利利!